热点资讯

你的位置:摩登7注册 > 注册登录 > 一次阳,终身阳!为何日本梅毒病例数激增?会传到我国吗

一次阳,终身阳!为何日本梅毒病例数激增?会传到我国吗


发布日期:2024-10-14 19:46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
作者:鹿辞鑫

据《日经亚洲》6日报道,日本新增梅毒感染病例在过去3年连续创下历史新高,而2024年这一数字可能还会再破纪录。

日媒援引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数据称,该国梅毒感染病例从2021年开始连续快速上升,2023年新增梅毒感染病例已飙升至14906例。截至今年9月15日,日本2024年新增病例10162例,按照当前增速,日本新增梅毒感染将在2024年再创新高。

周围有医护朋友的人可能会知道,医生护士偶尔会出现一个debuff,叫作职业暴露,同样是职业暴露,有的人跟没事人一样,他不说你都不知道。有的人走路一瘸一拐了……那么他也许可能有一定概率是暴露于梅毒了……

然后回到疾病本身,要注意梅毒并不是什么新的流行病。

梅毒,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,但是也并非很熟悉,梅毒确实是一种传染性疾病,在我国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,它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(见下图),和艾滋病同属一类。

梅毒作为我国三大性传播疾病之一,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、系统性的传播性疾病,可能大家在体检、献血或者住院、手术甚至怀孕期间都会抽血化验梅毒抗体是否阳性,因为感染后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、梅毒疹、皮肤黏膜损伤,还会引起神经、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,不仅会传染也会威胁患者生命。

梅毒有很多分类方法,按获得性分为先天梅毒(也就是胎传梅毒)和后天获得性梅毒,后天获得性梅毒有可分为早期和晚期梅毒,

那为何日本病例数为何激增?会传到我国吗?

日本目前正经梅毒的流行,有一部分原因来自社会文化因素。

根据日本国家传染病研究所的数据,截至2022年10月23日,日本当年已记录了10 141例性病病例,是首次收集数据感染人数超过 10000例的情况。

近年来,日本也有很多针对梅毒病例数增加的研究分析,以往梅毒多为男性传播为主,但2023年日本一项发表在《Sexual health》的研究显示,2021-2022 年日本异性恋男性和女性梅毒病例空前增加,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,并凸显了充分检测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。有研究显示,日本梅毒发病率与手机上使用的移动约会软件的普及传播相关,约会软件的普及导致性接触机会增加,此外,随意性行为增加、安全套使用减少和接吻增加都是导致梅毒病例数激增的原因。[

那么是否会传到我国?不用传,不可否认,这本来也是我们国家存在的问题之一。

20 世纪 80 年代,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,90 年代末以来,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,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。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,提高人口素质,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,依据《传染病防治法》,我国早就出台了《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(2010-2020年)》。

根据上图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24 年第二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显示,其实目前我国梅毒的疫情相较上年同期增长 24.8%,也不容乐观。

图为:2024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、死亡统计表(最新)

根据CDC最新数据,乙类传染病中,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外,共报告发病353676例,死亡2364人。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、梅毒、肺结核、百日咳和淋病,因此目前梅毒在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居第二(除新冠),因此梅毒的传播也是我国面临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。我国梅毒发病率的增加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,交通及经济发达、人口流动、筛查扩大、男男性行为者等综合因素导致。梅毒是一种传染病,因此预防梅毒的原理也一样,就是远离传染源,切断传播途径。

但是很要注意,戴套不一定能隔绝梅毒

那我只能先用网友这句话开个玩笑,这样的话就真是“艾呀,梅事的,几率为淋”了。首先,梅毒性传播确实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,但并不唯一,除了性传播以外,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。

比如梅毒患者小便后没洗手和你握个手、你破损皮肤/黏膜接触了带有梅毒螺旋体的物品等,都可能造成传播,所以要注意个人/公共卫生,避免与人共用个人物品(刮眉刀、剃须刀)。梅毒螺旋体可存在于患者的皮肤黏膜表面,因此使用避孕套并不能完全隔绝梅毒,关键还是得远离梅毒患者。

最后还要注意,这个是一个可能留下永久历史记录的疾病。考过公的都知道体检里有这一项。

有些疾病得过以后可能会终身免疫,但是可惜梅毒并不是。

它的特点在于:一次阳,终身阳。

梅毒抗体分为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。上图TPPA就属于特异性抗体很难转阴,而非特异性抗体多数早期感染梅毒患者,经过正规治疗,都能随着时间延长慢慢转阴,不过还是有部分人血清固定,导致无法转阴而终身低滴度阳性。所以梅毒要及早发现,及早治疗。

最后,再提醒大家,除了爱护好个人/公共卫生,还得“洁身自好”、“保持性忠贞”以预防梅毒。若为高风险的无症状人群,或者身体出现多发红斑、硬性溃疡或硬结等身体不适,尽快至正规医疗机治疗。